目的:本文基于“脾主CB-839采购肌肉四肢”理论,观察健脾强肌方抗运动性疲劳的药效与分子机制,阐明运动性疲劳的脾虚病机及健脾益气中医治法在改善糖异生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本论文运用力竭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MCT1~(+/-)小鼠模型,选用健脾强肌方作为干预手段,并深入探究其剂量效应与作用大小的关系,检测糖异生代谢通路、CRTC2/CREB信号通路分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机体肝糖异生维持运动血糖稳定、异生乳酸为血糖,延缓、减轻运动性疲劳发生的规律,阐明MCT1参与运动性疲劳糖异生代谢机制,解析中医复方健脾强肌方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方法:将符合实验标准的MCT1~(+/-)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只)、模型组(N=8只)、健脾强肌方低剂量组(JPQJD组,N=8只)、健脾强肌方中剂量组(JPQJZ组,N=8只)、健脾强肌方高剂量组(JPQJG组,N=8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和健脾强肌方(低、中、高剂量组)每日通过负重5%体重的铅丝,进行游泳力竭运动的方式造模,力竭游泳运动前2小时,给予生理盐水和健脾强肌方相应药物浓度进行灌胃,灌胃体积为0.15ml,每日一次,连续八周。末次游泳力竭后进行取材,观察各组小鼠腓肠肌、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乳酸、血糖、、MDA、SOD、GSH-PX以及肝糖原、肌糖原的表达量,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MCT1、PEPCK、G-6-Pase mRNA的表达,Weste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RTC2/CRE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病理形态学观察:力竭运动会引起小鼠腓肠肌、肝组织出现病理变化,根据HE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空白组小鼠肌肉组织结构排列紧密,肌肉纤维排列有序,肌膜结构清晰;模型组小鼠出现肌间质肿胀,肌肉纤维出现轻度变形,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健脾强肌方低、中、高剂量组降低了小鼠肌肉中炎性细胞的浸润,使其骨骼肌纤维排列更加规整,细胞排列紧密。通过观察肝组织及肝细胞形态,空白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完整、肝索清楚、无浸润、排列规律,细胞间界限清晰。模型组、低剂量组肝细胞形态完整、排列规律、出现较轻微肿胀。中、高剂量组肝细胞形态完整,排列规律,并未出现肿胀情况。2.行为学观察:通过观察,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较,模型组小鼠相继出现皮毛粗糙暗沉,无光泽感,毛发呈淡黄色,背部皮毛有轻微脱落现象,常在鼠笼中弓背扎堆,蜷缩少动,对外界惊吓举动反应迟缓,或无反应,抓取时挣扎不明显,甚至无挣扎,低剂量组小鼠皮毛较为粗糙暗淡,皮毛脱落现象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中、高剂量组小鼠皮毛柔软,行为活动能力正常。3.小鼠运动时间的影响:根据小鼠游泳力竭结果显示,给予健脾强肌方干预能够延长小鼠游泳力竭时间。与模型组相比较,健脾强肌方低、中、高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其中健脾强肌方高剂量组延缓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力竭小鼠体重、进食量的Adezmapimod半抑制浓度影响:造模前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经过八周的游泳力竭训练造模后,与模型组相比,JPQJD组、JPQJZ组、JPQJG组体重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根据每周记录小鼠饮食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进食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JPQJZ组和JPQJG组进食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力竭小鼠肝组织、血清中乳酸以及血清中血糖含量的含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JPQJD组、JPQJZ组、JPQJG组乳酸含量有所降低,且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测小鼠肝组织中乳酸含量,JPQJD组、JPQJZ组、JPQJG组肝脏乳酸含量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小鼠肝脏中乳酸浓度低于血清中乳酸浓度。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糖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JPQJZ组、JPQJG组血清中的血糖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QJD组血清的血糖含量相比于模型组均有所提升,但P>0.05,无明显差异。6.力竭小鼠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JPQJZ组、JPQJG组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力竭小鼠血清中MDA、SOD、GSH-PX的含量:检测力竭小鼠血清在MDA的Education medica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JPQJD组、JPQJZ组、JPQJG组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测力竭小鼠血清中SOD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JPQJD组、JPQJZ组、JPQJG组小鼠血清中的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测力竭小鼠血清中GSH-PX含量,与模型组比较,JPQJD组、JPQJZ组、JPQJG组小鼠血清中的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小鼠肝组织中MCT1、PEPCK、G-6-Pase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相比,游泳力竭小鼠肝脏中的MCT1 m RA水平均有所提高,模型组小鼠肝脏中的MCT1 mRNA水平虽有所提高,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JPQJZ组、JPQJG组小鼠肝脏中的MCT1mRNA水平显著提升,(P<0.0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JPQJZ组、JPQJG组小鼠肝脏中的PEPCK mRNA水平显著提升,(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力竭运动会使肝脏中G-6-Pase mRNA水平提升,健脾强肌方给药组的力竭小鼠肝脏中G-6-Pase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肝脏中G-6-Pase mRNA水平相较于空白组有所提升,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JPQJZ组、JPQJG组小鼠肝脏中的G-6-Pase mRNA水平显著提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小鼠肝组织CRTC2/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力竭小鼠肝脏中的CRTC2、CREB的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予健脾强肌方低、中、高剂量干预后,小鼠肝组织中CRTC2、CREB的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升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脾强肌方能有效延长疲劳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增强疲劳小鼠食欲,提高进食量,增加体重,同时减缓长时间运动造成的肝脏及腓肠肌的损伤,从而增强疲劳小鼠的运动能力。2.健脾强肌方可以增强疲劳小鼠体内乳酸的转化速率,升高血糖,增强疲劳小鼠的糖原储备;运动疲劳还可能与氧化应激相关,通过健脾强肌方的干预,可以使疲劳小鼠体内的MDA下降,SOD、GSH-PX含量升高,从而保护细胞膜完整性,防止脂质过氧化,为机体供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3.健脾强肌方可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CT1活化CRTC2/CREB通路,从而增强PEPCK、G-6-pase的表达,加快糖异生的速率,同时,MCT1的表达量增加,加快了乳酸转运至肝脏,为糖异生提供原材,加大乳酸异生为葡萄糖,为机体供能,从而延缓疲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