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三消利水汤治疗膜性肾病患者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以“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理论”为指导治疗膜性肾病水肿肺脾肾亏虚兼水瘀互结证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从而为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水肿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将被纳入研究的66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呋塞米20mg、螺内酯2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三消利水汤方治疗,观察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体重、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肌酐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计算水肿治疗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水肿程度、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体重、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均有所改善(P<0.01);试验E coli infections组纤维蛋白原下降(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纤维蛋白原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点击此处照组。3.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水肿疗效评价:试验ABT-199抑制剂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43.33%(P<0.0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60.00%,对照组有效率20.00%(P<0.01);疾病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16.67%,对照组有效率0.00%(P<0.05)。5.安全性评价: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血肌酐下降(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血钾上升(P<0.01),对照组血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血钾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低钾血症,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安全评价等级3级,试验组安全评价等级1级。结论:三消利水汤对于膜性肾病肺脾肾亏虚兼水瘀互结证水肿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在改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肾功能、血液高凝状态方面都有一定作用,还可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用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膜性肾病水肿肺脾肾亏虚兼水瘀互结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