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18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病例资料,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探讨张艳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总结临床用药经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参考。材料与方法:收PI3K/Akt/mTOR抑制剂集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艳专家门诊就诊,并诊断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180例患者病例资料。将患者基本信息、原发疾病、临床症状、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处方用药标准化处理后,录入到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表格中,并创建数据库,运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到用药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及新组方,总结张艳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1.对纳入的180例患者进行分析得知,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女性大于男性,发病年龄在60-69岁的患者最多。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为主要类型。原发疾病方面,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最多。心悸为首要临床症状。2.本研究共收集处方180首,涉及药物共116种,用药频次前十位分别为桂枝、白芍、甘草、黄芪、丹参、川芎、附子、当归、桃仁、红花。药物功效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药性以温性药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辛味为主,药物归经首为心经,其次脾、肝、肺及肾经。3.药物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39组关联规则,张艳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组合有肉桂→附子、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郁金→香附、党参+甘草→桂枝、红花+当归→黄芪等。4.药物聚类分析得到3个组方:组方1:黄芪、当归、党参、川芎、丹参、桃仁、红花、酸枣仁;组方2:桂枝、甘草、茯Nucleic Acid Electrophoresis苓、香附;组方3:附子、肉桂、山茱萸、淫羊藿、白芍、葛根。结论:1.张艳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为桂枝、白芍、甘草、黄芪、丹参、川芎、附子、当归、桃仁、红花。2.张艳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常注重气血平调,以和为贵,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寒温并用,辛甘化阳,阴中求阳,五脏同治。3.张艳教授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为“虚”与“瘀”,虚为本,瘀为标MLN8237供应商;并提出益气、养血、温阳、活血的治疗方法。4.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处方,主要以益气养血活血方、温复心阳方、温肾活血方为主,根据临床辨证灵活选用并化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