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67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径路选择,探讨不同手术径路的点击此处优缺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资Biorefinery approach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三种手术路径分别为颈侧径路45例、口内径路20例、颈-腮径路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8~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结果NN2211价格 67例中良性肿瘤共59例(88.1%),恶性肿瘤8例(11.9%);24例(35.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颈侧径路20例(29.9%),口内径路3例(4.5%),颈-腮径路1例(1.5%),其中7例(10.4%)随访后好转。复发患者7例(10.4%),颈侧径路4例(6.0%),口内径路3例(4.5%)。结论 咽旁间隙解剖毗邻复杂,病理类型繁多,肿瘤以良性为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大小及解剖关系决定手术径路。颈侧径路仍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首选方法,但在肿瘤最大直径<6 cm 并位于动脉内侧的良性肿瘤患者中,可考虑口内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