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肺癌化疗患者PICC脱出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肺癌化疗患者PICC脱出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12月349例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将2020年1—9月307例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HFMEA对PICC导管脱出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危机值(RPN),根据RPN值确立优先干预项目,制订并实施改进措施,对两组PICC脱出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HFMEA管理后,观察组PICC脱出发生率为0.65%,低于对照组的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Medical exile0,P=0.025)。观察组高危失效模式RPN值在PICC置管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方面从9.01降低至6.34,护士PICC维护操作不规范从11.58降低至4.86,健康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从12.12降低至5.52,居家自我维护能力低从10.46降低至6.06。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51,P<0.001)。结论 HFMEA管理模Z-VAD-FMK细胞培养式能够有效降低肺癌化疗患者PICC脱出发生率,对PICC患者带管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延长导管有效留置MAPK抑制剂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