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为该病证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闽清县总医院收治住low- and medium-energy ion scattering院的70例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信封法”将7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每组随机数字方案编写好后,使用不透明信封对方案进行隐藏。随后再将信封打乱并编码,每当有符合纳入标准研究对象进入研究时,按顺序给病人编号,并打开所对应编号的信封,按信封内入组方案进行干预治疗。每个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治疗方案由生成的随机序列决定。其中对照组采用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试验组在采用与Gefitinib-based PROTAC 3分子量对照组一致的西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加味真武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情况、6min步行距离。比较治疗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原有心律失常加重发生率与新发心率失常发生率等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前的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BMI、原发病种类、合并症种类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对比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均减少(P<0.05),治疗后的LVEF比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比治疗前均延长(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心功能改善级数为2级及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3)治疗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ALT水平、血清AST水平、血清Cr水平、血清BUN水平、e GFR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原有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增加,且无新的心律失常类型出现。结论:(1)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患者运用加味真武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能增强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在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结果上也更加有效。(2VE-822使用方法)运用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患者,治疗短期观察的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