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单剂量应用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单剂量应用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发生VTE及术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5年06月至2022年01月于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95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抗凝方案的不同分为多剂量组及单剂量组。多剂量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第一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mg,之后每天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持续10d;单剂量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第一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mg。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行下肢功能锻炼。各组根据翻修原因进一步分为无菌翻修亚组及感染翻修亚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VTE发生率、术区并发症发生率、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其它不良事件。此外,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髋关节翻修Y-27632术后发生VTE及术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剂量组与单剂量组的患者在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单剂量组的术区并发症发生率(P=0.002)、隐性失血量(P=0.015)、术后输血AZD9291纯度率(P=0.028)、引流管留置时间(P=0.002)均显著低于多剂量组。在感染翻修亚组中,多剂量组与单剂量组在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剂量应用抗凝药物(OR=2.887,P=0.002)及高体质指数(body masdiabetic foot infections index,BMI)(OR=1.086,P=0.037)是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发生术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相较多剂量药物抗凝方案,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单剂量应用抗凝药物联合下肢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有效预防VTE,同时减少了术区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隐形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可作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预防VTE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