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目前治疗方式有限,且有效治疗药物较少。近年来,人参皂苷Rh2的抗癌效果在多种癌症中表现优越,可总结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诱导凋亡、逆转耐药细胞、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毒副作用以及影响肿瘤的信号通路等,而人参皂苷Rh2抗胆管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本文以胆管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外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究人参皂苷Rh2抗胆管癌作用及机制。方法:1.人参皂苷Rh2对胆管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利用CCK-8法比较人参皂苷Rh2对不同肿瘤细胞以及不同来源的胆管癌细胞活性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对细胞形态的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对周期的变化情况,以及利用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划痕观察对胆管癌细胞克隆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2.人参皂苷Rh2抗胆管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虚拟筛选抗胆管癌作用靶点并初步验证,通过搜集人参皂苷Rh2的靶点和胆管癌的靶点,获取交集靶点并分析得到蛋白PPI网络,利用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基因表达验证及生存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人参皂苷Rh2与胆管癌靶点的结合过程,利用Western blot对分数排名前3靶点heritable genetics的初步验证。3.人参皂苷Rh2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AO/EB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凋亡状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Western blot验证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肝癌HepG2和宫颈癌HeLa细胞比较,20(S)-Rh2对胆管癌细胞QBC939抑制作用最强;20(S)-Rh2对4种胆管癌细胞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20(S)-Rh2能使胆管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变圆、体积变小、细胞间隙增大,当20(S)-Rh2浓度大于80μM时,细胞几乎全部死亡;PI单染结果表明,20(S)-Rh2能够改变QBC939和Hu CCT1细胞的周期,随着浓度的增大,出现G0/G1期显著的增加、S期减少的现象;集落形成和细胞划痕的结果均表明,20(S)-Rh2在最大浓度80μM时,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克隆形成和迁移(**p<0.01)。2.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获取人参皂苷Rh2的作用靶点287个,胆管癌作用靶点723个,人参皂苷Rh2抗胆管癌作用靶点共84个,分析获得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均能与人参皂苷Rh2稳定结合,Western blot验证结果符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预测。3.荧光染色定性观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be-b-cd.html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经20(S)-Rh2处理的胆管癌细胞处于凋亡状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到随着20(S)-Rh2浓度的增大,胆管癌细胞早期、晚期凋亡率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20(S)-Rh2使Bax表达量上升,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升高,Bax/Bcl-2比值NSC 127716上升。结论:1.20(S)-Rh2对胆管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阻滞细胞周期、抑制集落形成和细胞迁移的作用。2.20(S)-Rh2的抗胆管癌作用与靶点TP53、AKT及EGFR密切相关。3.20(S)-Rh2促进Bax/Bcl-2的比值增加,进一步激活下游的caspase-3,最终导致胆管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