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5-Amino Salicylic Acid,5-ASA)栓剂作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治疗的一线临床用药,可以通过直肠给药作用于病灶部位,与口服制剂相比在局部病变的定位治疗方面更具优势。但目前市售5Naporafenib分子式-ASA栓剂给药次数多为3次/日,患者用药极为不便。因此,为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直肠给药的缓释型药物递送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课题开发了一种负载5-ASA的栓剂型纳米递药系统,该系统在含二硫键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Silica,HMSN)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功能性生物材料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和壳聚糖(Chitosan,CS)的修饰,使其具有pH、氧化还原双重响应和较强的生物黏附性,能实现5-ASA在病灶部位的缓释。最后通过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和体内药效学实验,验证了该纳米递药系统的pH、氧化还原响应性及缓释能力。本课题所进行的研究如下:1.制备了HMSN-SS,并在其表面修饰了PDA和CS,得到命名为HMSN-SS-PDA-CS(HSPC)的纳米颗粒。将载5-ASA的HSPC纳米粒(5-ASA@HSPC)与混合脂肪酸甘油酯混匀后灌装至栓剂模具中,制备为5-ASA@HSPC栓剂型纳米递药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红外分光光度计、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等对纳米颗粒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5-ASA@HSPC栓剂型纳米递药系统进行了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HSPC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20.8 nm,PDI为~0.183,说明HSPC粒径稳定、分散均匀。通过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可计算出HMSN-SS的孔体积(Vp)和孔径(DBJH)分别为~1.879 cm~3/g和~9.954 nm,表明药物分子可以通过HMSN-SS表面的介孔,负载至其空腔中。红外和DTG图谱证明PDA和CS成功的对HMSN-SS进行了修饰。同时,5-ASA@HSPC栓剂型纳米递药系统的重量差异、融变时限也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对栓剂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5-ASA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了HSPC的载药量和体外释药能力,同时利用动态光散射法验证HMSN-SS的氧化还原响应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高且准确度良好。测得5-ASA@HSPC纳米粒的载药量为34.6%。体外释放结果显示5-ASA的释放量随释放介质pH值的降低而增加,5-ASA在pH5.5的释放介质中累计释放量达68.79%,证明HSPC具有pH响应释药的特性。HMSN-SS纳米粒在模拟结肠氧化还原环境下孵育24 h后,因结构遭到破坏而造成的粒径变化,证明其具有氧化还原性。最后在模拟氧化还原环境的释放介质(pH 5.5)中进行5-ASA@HSPC的体外释药试验,5-ASA的累计释放量率提高至84.73%,证明该纳米粒具有氧化还原响应释药的特性。以上结果表明,HSPC纳米粒具有pH及氧化还原双响应的特性,有利于5-ASA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低pH、低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中的缓释。3.采用MTT法对HSPC纳米粒进行了体外安全性评价。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对载Cy7荧光染料的递药系统(Cy7@HSPC)的体内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大鼠血浆中5-ASA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最后利用该方法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StaurosporineHSPC纳米粒无细胞毒性,生物安全性高。体内分布结果显示Cy7@HSPC纳米递药系统给药24 h后,体内仍有较高荧光强度,表明该系统在结肠具有显著的黏附及滞留作用。建立的5-ASA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要求。利用该方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5-ASA普通栓剂组的AUC_(0-t)为45363.6 ng/m L·h,C_(max)为6173.6 ng/m L,T_(max)为2.0 h,半衰期t_(1/2)为4.6 h,5-ASA@HSPC栓剂组的AUC_(0-t)为33788.6 ng/m L·h,C_(max)为2231.9ng/m L,T_(max)为12.0 h,半衰期t_(1/2)为14.1 h。以上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5-ASA普通栓剂,5-ASA@HSPC纳米递药系统达峰时间延长6倍,半衰期延长3.1倍。达峰时间及半衰期的明显延长,证明了该纳米递药系统较好的缓释性能。4.构建小鼠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进行5-ASA@HSPC栓剂型纳米递药系统体内药效学评价。结果显示:相比未给予药物治疗的模型组,5-ASA@HSPC栓剂组(1次/日)能有效缓解UC症状并减轻了结肠黏膜损伤。同时5-ASA@HSPC栓剂组(1次/日)与5-ASA普通栓剂组(3次/日)的小鼠体重变化、结肠收缩情况、疾病活跃指数(DAI)评分等药效学评价指标差异较小,说明5-ASA@HSPC栓剂组(1次/日)可以达到与5-ASA普通栓剂组(3次/日)相似的药效,但具备更好的缓释效果。综上所述,本课题所制备的5-ASA@HSPC纳米递药系统具有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pH、氧化还原双响应和缓释递送药物的能力,且安全性良好,在保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给药次数,在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方面有很大的潜力。